电气设计中电缆选择特点与常用方法
根据设计经验,高压线路及特大电流的低压线路,应先按规定的经济电流密度选择电缆的截面,以使线路的年运行费用接近较小,节约电能和有色金属,再校验其它条件。而对于一般低压照明线路,稀土高铁电缆产家,因其对电压水平要求较高,所以一般先按允许电压损耗条件来选择截面,然后校验其发热条件和机械强度。对于低压动力线路,因其负荷电流较大,所以先按发热条件来选择截面,再校验其电压损耗和机械强度。
一般情况下,路桥照明设施提供的照明水平是比较低的,人眼处于中介视觉状态,此时辨别物体不是通过两者之间的颜色差异来实现的,而是依靠物体与背景之间的亮度差异。以道路照明为例,无论单侧布灯、交错布灯、对称布灯还是*布灯,桥梁上的道路照明负荷都是均匀分布的,丹东高铁电缆,在计算电压损耗时,可假设其分布负荷集中于分布线段的中点,按照集中负荷来计算。按照桥梁供电质量的要求,桥梁照明负荷线路末端电压应不小于额定电压的90%,不大于额定电压的105%;桥上动力负荷线路末端电压应不小于额定电压的90%;低压功率因数COSφ应在0.85以上。
购买电线时怎样鉴别优劣
国家已明令在新建住宅中应使用铜导线。但同样是铜导线,也有劣质的铜导线,其铜芯选用再生铜,含有许多杂质,有的劣质铜导线导电性能甚至不如铁丝,高铁电缆供应商,较易引发电气事故。市场上的电线品种多、规格多、价格乱,消费者挑选时难度很大。单就家庭装修中常用的2.5平方毫米和4平方毫米两种铜芯线的价格而言,同样规格的一盘线,因为厂家不同,价格可相差20%~30%。至于质量优劣,高铁电缆槽价格,长度是否达标,消费者更是难以判定。
据业内人士透露:电线之所以价格差异巨大,是由于生产过程中所用原材料不同造成的。生产电线的主要原材料是电解铜、绝缘材料和护套料。原材料市场上电解铜每吨在5万元左右,而回收的杂铜每吨只有4万元左右;绝缘材料和护套料的优质产品价格每吨在8000元~10000元,而残次品的价格每吨只需4000元~5000元,差价更悬殊。另外,长度不足,绝缘体含胶量不够,也是造成价格差异的重要原因。每盘线长度,优等品是100米,而次品只有90米左右;绝缘体含胶量优等品占35%~40%,而残次品只有15%。通过对比,消费者不难看出成品电线销售价格存在差异是材质上存在猫腻所致。